
韦诞 (179—253)三国魏京兆人,字仲将。韦端子。汉献帝建安中,为郡上计吏,特拜郎中。魏明帝太和中,为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以光禄大夫逊位。善书,师法张芝、邯郸淳,诸体皆能,尤精大字,魏室宝器铭题皆出其手。书写讲究工具材料,善制墨。
生平经历
入仕为官:东汉建安年间,举孝廉出身,起家郎中。曹魏建立后,历任武都太守、侍中、中书监,后以光禄大夫致仕。
书法与仕途交织:韦诞因擅长书法而闻名,魏明帝太和年间,他本为武都太守,却因能书被留补侍中。当时魏氏宝器铭题,大多出自他手。青龙年间,洛阳、许昌、邺三都的宫观建成,明帝皆诏令韦诞题署匾额。他还曾因在凌云台题写匾额时经历惊险,而告诫子孙不再练习榜书楷法。
文学成就
书法创作:韦诞工于草书,伏膺于张芝,兼学邯郸淳之法,有 “草圣” 之称。他擅长各种书体,楷书、隶书、章草、飞白皆入妙品,小篆入能品。其书法风格如龙盘虎踞、剑拔弩张,笔力惊绝。
著书立说:著有《笔经》,对毛笔的制作、使用等进行了总结。还著有《韦诞集》三十卷、《合墨法》等,分别在书法理论和制墨技术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历史影响
书法领域:韦诞的书法对后世书法风格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赵孟頫曾说 “北派峻利之风,实肇仲将”,表明他的书法风格为北派书法的峻利风格奠定了基础。他的书法作品和理论,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范例。
制墨方面:他所制之墨与张芝笔、左伯纸并称 “三绝”,有 “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的美誉。他首开以贵重药物制墨的先例,所制之墨用于书画色泽奇丽,还首创了捣胶和烟制墨法,推动了制墨技术的发展,被后世誉为 “制墨的祖师爷”。
历史评价
时人评价:孔融称他 “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夸赞其品性和文才。当时人们还称赞韦氏家族 “名父之子,克有二事”,肯定了韦诞父子在书法方面的成就。
后世评价:南朝梁袁昂赞其书法 “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齐王僧虔称其 “笔力惊绝”。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将其八分、隶书、章草、飞白列为妙品,小篆列入能品。这些评价都高度肯定了韦诞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