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译文
傍晚江面风平浪静,远远望去似乎稳稳不动,岸边到处是正在盛开的春花。
流波滚滚,月影沉沉;潮水汹涌,星光闪烁。
春夜的露水含着淡淡花香,点点月色荡漾在小潭的水波里。
不知道面前的水潭是通往哪里,如果是汉水就有缘碰到汉水女神,如果是湘水,就有缘碰到娥皇女英。
注释
漾:水面微微动荡。
游女:汉水女神。
赏析
意境优美:诗歌前四句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描绘出一幅静美而壮阔的春江花月夜图。江面平静,春花烂漫,江流携月,潮水带星,将自然景观的宏大与静谧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声色俱佳:“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从嗅觉和视觉角度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夜露中弥漫着花香,春潭里荡漾着月色,使读者仿佛能闻到花香,看到月光在水中的摇曳,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巧引典故:尾联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引用汉水女神和娥皇女英的典故,为诗歌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使诗歌在写景之外,更具文化内涵和韵味,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风格独特:杨广此诗借题生义,一扫南朝宫体诗的艳媚之风,以清新自然、刚健质朴的语言,描绘出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体现出丽而不艳、柔而不淫的风格,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隋仁寿初年(601 年),当时杨广已被立为太子,奉命巡抚东南。他志得意满,诗风一扫南朝宫体诗的浮艳,以开阔的意象和刚健的笔触描绘自然,通过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也暗含着他对自己功业的自诩。
简析
《春江花月夜二首》是现存最早的以《春江花月夜》为题的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它为后来张若虚的同名诗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如在结构、意象(如 “潮水”“明月”)的运用上,对张若虚诗中宏大宇宙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杨广的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融合自然与神话,是对南朝浮艳诗风的革新,也为盛唐诗歌的意境开拓奠定了基础。同时,诗歌展现出杨广较高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让人们看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能,其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神话传说的巧妙运用,使其成为隋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