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可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大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

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白。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有用处,

即使散尽千两黄金也还会重新得到。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

一气要喝三百杯才痛快淋漓。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吧,别停下杯子。

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

钟鼓齐鸣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

但愿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

让我们一起来消融这万古长愁!

注释

将(qiāng)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 意为 “请”“愿”。

高堂:高大的厅堂,一说指父母。

会须:应当。

岑夫子、丹丘生:李白的好友岑勋、元丹丘。

钟鼓馔(zhuàn)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馔玉,食物如玉般精美。

陈王:指三国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谥 “思”,世称 “陈思王”。

恣(zì)欢谑(xuè):尽情地欢乐嬉戏。

裘(qiú):皮衣。

万古愁:绵绵不尽的愁绪,暗指人生失意、怀才不遇的悲愤。

赏析

情感的奔涌与矛盾

全诗以 “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雄浑起笔,借自然之永恒对比人生之短暂,奠定了悲慨基调。继而由 “悲” 转 “欢”,喊出 “人生得意须尽欢” 的及时行乐之语,实则是以狂欢掩盖怀才不遇的愤懑。

结尾 “万古愁” 与开篇 “悲” 呼应,却以 “换美酒” 的豪举消解愁绪,在失意与旷达的矛盾中,展现出李白特有的 “哀而不伤” 的浪漫主义气质。

语言的奔放与韵律

句式长短交错(三言、五言、七言、十言),如 “君不见” 的反复咏叹,“将进酒,杯莫停” 的催促之语,节奏跌宕起伏,如江河奔涌,契合诗人情感的剧烈波动。

用典自然(如陈王曹植),以古人自况,既显才学,又深化了 “怀才不遇” 的主题。

主题的多元性

生命意识:感慨人生易老,却以 “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自信对抗虚无。

反叛精神:“钟鼓馔玉不足贵” 是对权贵阶层的蔑视,“但愿长醉不复醒” 是对现实黑暗的逃避与反抗。

及时行乐:表面是放纵享乐,实则是理想破灭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 年),即李白被 “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的次年。诗人与好友岑勋、元丹丘相聚于嵩山颍阳山居,正值人生失意、壮志难酬之际。仕途的挫折使他对现实深感失望,却又不愿屈从权贵,于是借饮酒放歌,抒发内心的愤懑与对自由的向往。

简析

《将进酒》是李白乐府诗的巅峰之作,其价值在于:

艺术创新:打破传统乐府的叙事框架,以情感为线索,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开创了 “以诗为歌” 的自由境界。

人格写照:诗中 “狂傲” 与 “悲愁” 交织的形象,正是李白 “不屈己、不干人” 的人格缩影,成为后世文人对抗世俗压力的精神图腾。

文化符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等句,超越了个人失意的范畴,成为中华民族自信、豁达精神的经典表达。

全诗如同一曲灵魂的呐喊,在盛唐的诗坛上激荡出永恒的回响,既展现了诗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也成为中国诗歌史上 “张扬个性、反抗世俗” 的标杆之作。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