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安民(?-197年),字安民,名不详。东汉时期人物,曹德之子,曹操之侄,曹昂的堂兄弟,曹丕的堂兄,死于宛城之战。按曹丕《典论》记载的“亡兄孝廉子脩、从兄安民遇害。”等情况来看,安民应该是曹操侄子错不了,曹丕是他们属于兄弟关系肯定不会弄错。另外从典论的记载来看安民是和子脩并提的,子脩是曹昂的字,安民则肯定也是字不是名,至于三国志中记载则应取自曹丕之《典论》但陈寿又不知曹安民其名,故写为“长子昂、弟子安民”。
生平经历
曹安民(?-197 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名不详,字安民。他是曹操弟弟的儿子,曹昂的堂兄弟,曹丕的堂兄。建安二年(197 年),曹操南征,抵达淯水,张绣率众投降。后因曹操强占张绣从父张济的遗孀,张绣深感羞辱,曹操得知后又谋杀张绣,张绣因此叛变,夜袭曹操营寨。曹操战败撤退,大将典韦堵住寨门阻挡张绣军,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后,让马给曹操脱逃,自己步行护卫,最终曹安民与典韦、曹昂都被张绣军杀害。
文学成就
历史上没有关于曹安民文学成就的记载。
历史影响
曹安民在宛城之战中的牺牲,对曹操家族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也让曹操在此次军事行动中遭受挫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曹操当时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规划。同时,他的死也从侧面反映出曹操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军事局势时的一些失误,给曹操带来了深刻教训。
历史评价
曹安民在历史上主要是以曹操侄子及在宛城之战中牺牲的形象出现,由于相关记载较少,没有特别突出的历史评价。不过,他在宛城之战中跟随曹操,面对危险时应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为保护曹操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最终献出了生命。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安民被描述为把张济之妻邹氏的事情告诉曹操,从而引发一系列事件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但这更多是文学创作中的情节安排。
此外,如果你提到的 “曹安” 并非曹安民,而是另有其人,请提供更多关于他的具体信息,以便更准确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