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菆

唐菆

唐菆是东汉明帝时西南夷白狼国国王。白狼国位于牦牛徼外,即今汉源以西大渡河、雅砻江下游地区,其族属古羌人系统。

生平经历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 年 – 75 年),益州刺史朱辅 “宣示汉德,威怀远夷”,西南夷百余国均奉贡称臣。唐菆带领白狼国归汉,他慕化归义,作诗三章。朱辅令犍为郡掾吏田恭将其翻译成汉歌诗,并派田恭和从事史李陵赴京上奏其乐诗,得到汉明帝的嘉许。永元十二年(100 年),白狼国内属,朝廷诏赐金印紫绶。

文学成就

唐菆创作了《远夷乐德歌诗》《远夷慕德歌诗》《远夷怀德歌诗》三首诗歌,这三章歌诗被统称为《白狼歌》或《白狼王歌》。诗歌为四言雅制,以汉字记音,共 44 句,176 字。内容叙述了以白狼为首的西南夷诸部族首领率族众 “涉危历险,不远万里”,赴都城洛阳朝贡的艰辛历程和沿途感受,表达了对东汉王朝的归附之意,传达了对中原统一政权的政治认同。

历史影响

文化交流:《白狼歌》是存世最早的夷汉双语文本,对于研究藏缅语族诸民族的语言、文学和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体现了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政治认同:标志着西南夷诸部族对中原王朝的政治认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反映了东汉时期 “大一统” 的边疆经略成果,以及西南边地夷汉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进程。

历史评价

唐菆带领白狼国归汉并献诗,展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主动融入中原王朝的明智之举。他的行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对推动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联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为后世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为研究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两汉诗人
两汉诗人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