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炎

郦炎

郦炎(150~177),字文胜,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人,是郦食其十五世孙,郦平十世孙,在郦姓宗族里面排列第八十六世。汉灵帝建宁三年庚戌(170 年),从范阳迁居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是为涿州始祖。

生平经历

郦炎极具才华,对父母也极为孝顺。汉灵帝年间,州郡官府多次征召他入仕,他都因朝政腐败而拒绝。后来母亲病重,他忧心如焚,导致精神错乱。当时他的夫人生育孩子,受惊而亡,妻家诉讼于官府,他因而被捕入狱,熹平六年丁巳(177 年),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二十八岁。

文学成就

他的作品今存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其诗形象鲜明,气势凌厉,语言流畅。另外,《古文苑》载其《对事》一篇、《遗令书》四篇。

历史影响

郦炎生活于东汉后期,其诗风变温柔敦厚、蕴藉含蓄为控诉呐喊、锋芒毕露,对现实进行着猛烈的批判,与赵壹、蔡邕等诗人一起开创了诗坛的新风气,也为后来建安文学梗概多气、志深笔长的特点奠定了一定基础。

历史评价

钟嵘的《诗品》把他和班固、赵壹并列,认为 “托咏灵芝,怀寄不浅”,与班、赵一样是 “苦言切句”。明代王世贞惋惜他的早逝,叹为 “兰摧玉折”。朝廷尚书卢植也为其作咏,赞颂其才德,惋惜其不幸的遭遇。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两汉诗人
两汉诗人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