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

谢逸

谢逸(1068-1113),北宋文学家,字无逸,号溪堂,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 “临川二谢”,又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 “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生于宋神宗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

科举之路:谢逸曾两次应科举,均不第,但他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 “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一生过着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

交游创作:他与当时的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常与他们交游唱和,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受到历代诗论家赞赏。

晚年生活:宋徽宗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

文学成就

诗歌:其诗风格清新幽折,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时人称之为 “江西谢康乐”。 诗风清朗健拔,既具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又有较多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其七言古诗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五言古诗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词作: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皆为小令,轻倩可人,标致隽永。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散文: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大观四年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历史影响

对江西诗派的推动:作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的诗歌创作实践和理论主张,对江西诗派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使其在北宋诗坛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对词风的影响:谢逸的词在继承花间词派和晏欧词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后世词风的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南宋词人如姜夔、吴文英等在词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手法上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历史评价

黄庭坚:认为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对其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 “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准确地概括了谢逸诗歌的艺术特色。

吕本中: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肯定了他的诗歌创作才华.
后世词论家:对他的词也多有赞赏,如称其《卜算子》词为 “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充分肯定了其词的艺术价值。

欢迎关注古诗词曲网,官方网址:www.gscq.net
宋代

周邦彦

2025-1-7 19:29:52

宋代

毛滂

2025-1-7 19:44:3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