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褒

王褒

王褒(约公元前 90 年 — 约公元前 51 年),字子渊,蜀地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 “渊云”。

生平经历

耕读求学期:出身贫苦,自幼以耕读为业,常用竹简、树皮和枯叶练字。他精通六艺,娴熟《楚辞》,崇敬屈原而作《九怀》,初露才华。后游历成都、湔上等,博览群书,以文会友。

声名鹊起时:汉宣帝时,益州刺史邀其作客,王褒写下《中和》《乐职》《宣布》诗,经僮子依古乐演唱后声名远播。在刺史举荐下,得到汉宣帝召见,先做 “待诏”,旋擢谏大夫。

侍奉宣帝期:王褒常随宣帝四处游猎,写下《圣主得贤臣颂》《甘泉赋》《四子讲德论》等作品。其中《圣主得贤臣颂》用良御御骏马比喻圣主得贤臣,深得宣帝好感。

奉命出使与病逝:公元前 51 年,一方士诡称益州有金马碧鸡,诚心祭祀就能获得,王褒奉命前往迎取宝物,在途中写完《移金马碧鸡文》后病死,时年约 40 岁。

文学成就

咏物小赋的典范:是汉代写咏物小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洞箫赋》先写竹林中的景物,后写箫声的动人,细腻有致,对后世描写音乐的辞赋有深远影响,被《文心雕龙》称道 “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

题材风格的转变:把汉赋题材从专以游猎、女色转变为以细小物件为主,风格从规模壮阔转变为纤弱沉湎,手法从堆积夸张转变为密巧细致,推动了汉赋从散体大赋向抒情咏物小赋的转变。

其他代表作品:《圣主得贤臣颂》以写马喻圣主得贤臣,是其散文代表作;《四子讲德论》歌颂当时朝廷,文采富丽;《九怀》追思屈原,颇有《离骚》风格,被刘向编定的《楚辞》、王逸的《楚辞章句》收入;《僮约》是汉代唯一传至今天的俗文学作品,记载了 “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

历史影响

推动文学发展:在汉赋的题材、风格和手法等方面的创新,为后世赋体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对后世咏物赋、抒情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提供历史资料:《僮约》中对奴仆生活和社会风俗的描写,以及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为研究西汉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丰富文学理论:其作品中自觉表现出的唯美意识,符合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观点。

历史评价

才华备受赞誉:明代杨慎赞誉王褒文采秀发,擅长辞赋,谈耀一代,专门作《王子渊祠》诗盛赞其才华。

赋坛地位颇高:是西汉时期艺术上成就最为突出、最具有文学情趣的赋家之一,在当时赋坛独树一帜,与扬雄并称 “渊云”,在巴蜀文学史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欢迎关注古诗词曲网,官方网址:www.gscq.net
两汉

繁钦

2025-1-8 23:07:25

两汉

繁钦

2025-1-8 23:07: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